宿州市人大六届四次会议第179号建议办理情况
陈海波代表:
您提出的“中国竞彩网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宿州公安时刻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心”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坚持弘扬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做实做好社区警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持续提升我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盯显隐纠纷,落实闭环、排查化解全覆盖
以“百万警进千万家”、“网上警民议事厅”、日常接处警等网上网下警务机制为牵引,组织全市社区民(辅)警深入城乡社区,广泛发动保安员、网格员、“江淮义警”、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重点对婚恋、邻里、消费、债务等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领域开展地毯式、滚动式排查。对摸排出的矛盾纠纷,属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及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妥善处置,消除风险隐患;非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及时报告党委政府、通报事权部门,积极推动党委政府成立化解稳控专班,压实事权部门责任,共同做好稳控、化解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9227起;全市公安机关共向属地党委政府报告2365次,向事权部门推送2445次、线索3.6万余条。
(二)聚合党政力量,专群结合、构建平安大格局
始终坚持党政主导,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的报告对接,推动建立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相关事权部门、县区综治和属地基层组织入驻的矛盾纠纷“一体化”网上流转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开放专用端口,畅通纠纷共通渠道,争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矛盾纠纷统一受理、分类流转、协同处置。公安机关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出发点,深入推进“派出所主防”工作,以社区警务团队建设为牵引,吸纳融合社会各方力量,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支本辖区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做好信息收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主防工作;积极鼓励法律服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加入群防群治团队,充分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及时发现、参与化解邻里小矛盾、小纠纷,力争实现“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建成社区警务团队363个。
(三)做实预防警务,主动向前、推动纠纷早化解
弘扬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打造一批我市特色的矛调品牌,组织全市派出所积极学习“金园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家事闺蜜调解团”及“吴玉工作室”等我市特色品牌的先进经验做法,交流工作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分类施策根源治理,切实提升我市矛盾纠纷化解质效;按照《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严格落实城乡社区民警每周与村书记、治保主任见面联系制度,社区民警每周开展不低于一次的矛盾纠纷会商会、见面会,“一事一碰头、一周一推进”,互通矛盾纠纷线索,及时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突出矛盾纠纷,共同介入处置,把矛盾风险解决在萌芽初始阶段,最大限度严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与治保主任见面联系对接13920次。
(四)深化“三源共治”,强化宣传、协同作战筑防线
宿州公安立足自身职责定位,一体化深入推进访源、诉源、警源“三源共治”新模式,通过抓统揽、建机制、搭平台,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源头治理大格局,主动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信访局、村居组织等部门的对接协作、联动联治,多方力量共同化解诉前纠纷,将各类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牢固树立“警民互动、民众参与”的宣传理念,充分利用宿州公安微博、微信、抖音以及“警民议事厅”新时代媒体平台优势,拓展和谐警民关系“新路”,用群众身边人、身边典型案例现身说法,加强警示教育,营造法治氛围,引导群众树牢化解矛盾靠法的正确导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开展各类宣传6143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多措并举,落实闭环处置不断消除风险。持续深入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发挥社区民警职能作用,联动群防群治力量,发动治安积极份子,整合多方力量,深入辖区走近群众,做到摸排纠纷隐患不留死角、不遗盲区;严格落实《全省公安机关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指引(试行)》各项措施,做好矛盾纠纷引导和解、警民联调、治安调解、多元化解、家暴调处等工作,对非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在做好先期干预的基础上,及时通报综治中心推动事权部门源头化解;严格落实市局《重大敏感警情闭环处置工作规范(修订版)》,实体化运行警情研判分析专班,坚持“日会商,周调度”机制,依托“止戈”风险隐患预警筛查模型,每日对前24小时纠纷类警情全量分析研判,分级分类处置风险警情,紧盯纠纷后续处置,直至风险隐患消除,确保落实闭环。
(二)坚持深严细实,践行预防警务不断走深入实。筑牢“主防”理念,落实各项“主防”措施,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服务转变。做实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全面推动派出所所长进街道(乡镇)班子、社区民警进社区(村)班子,深化“一村一警一辅”警务机制,落实社区民警每周与社区(村)书记、治保会主任联系见面制度,坚持关口前移,筑牢群众平安守护线。进一步提高“警网融合”水平,构建“纵横斜一体化”网络,纵线上,发挥出村干部、妇联等基层组织和居民小组长、楼道长、网格员的重要作用;横线上,拓宽整合人力信息资源,吸纳清洁员、管水员、电力员等部门直管人员;斜线上,数字赋能网格,打破数据壁垒,搭建“一网统管”平台,结合网格化管理的基础框架与新型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提升“警格”+“网格”管理水平的精细化、智能化。
(三)坚持多方联治,推动化解质效不断提档升级。坚持党政主导,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整合各部门力量,以“三源共治”、综治中心建设为重点推进,着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同时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严格落实《全省公安派出所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五必须”规定》,市、县公安机关每季度向党委政府报告、每月向事权部门通报矛盾纠纷线索,派出所每周将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全量报告乡镇(街道)党委或综治中心并通报事权部门,对突出矛盾纠纷,做到“一事一报、立即报”,推动成立由党委政府牵头、由事权部门配合的稳控化解专班,凝聚最大化解合力,开展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公安局
联系电话:3662155
宿州市公安局
202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