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321号提案办理情况

文章来源:宿州市公安局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5-10-13 08:53 责任编辑:信息公开

于宗明委员:

您提出的“中国竞彩网整治主城区部分学校路段拥堵问题的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城区校园周边交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宿州市主城区有常住人口约58.81万人、机动车保有量约17.8万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51所。主城区的辖区面积小、城市化发展进程快、人口密集、学校及学生数量众多。因此,每日上放学期间校园周边的交通流量高度集中,道路易堵易乱。

同时,部分学校存在紧临主次干道、建成的多个校门只启动一处、新生一贯制“超级学校”趋增、校园安保力量配备空缺严重、教育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配建停车场长期闲置等问题,再加上城市道路扩展提升建设滞后,公共交通运力不足,占道商贩监管乏力等客观条件限制,进一步加剧了校园门前周边道路的通行不畅,甚至拥堵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公安交警部门警力不足。除护学工作外,公安交警部门还需要承担秩序管理、巡逻执勤、疏堵保畅、违法查缉、事故处理、案件侦办、车驾管服务、交通安保、夜间勤务、安全宣教等工作任务,现有警力勉强能够满足“每校一警”的“护学岗”警力安排。

(二)交安设施使用矛盾。一是便民停车区利用率不高。为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通行秩序,方便家长临时停车,2021年起,公安交警部门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在市区主次干道接邻的学校门前机动车道内施划了路内便民临时停车区,并积极宣传“规范停车、即停即走”的倡议要求。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家长长时间停车等候的情况多发,路内便民临时停车区的实际利用率不高。二是设施增设与通行效率冲突。部分学校大门在交叉路口或紧邻交叉路口,增开过街通道、斑马线、信号灯等交安设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学生上放学安全,但是同时降低了校园临近路口及周边路段的通行效率。三是学生安全与群众出行冲突。为深刻吸取近年来校园门前冲撞案事件的惨痛教训,2024年,公安交警部门在主城区分批推行了11校限时通行措施,有效增强了学生上放学的通行安全性。但是,由于管控时段禁止机动车通行,进一步加剧了周边路段的通行压力,影响了其他市民的正常出行。

(三)学生、教职工及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不强。日常交通管理工作发现,学生、教职工及学生家长的交通违法行为高发、屡禁不止。其中,闯红灯、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电摩非法改装和竞速炫技等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尤为突出。虽然,公安交警部门坚持常态化的宣传整治,“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教,但是由于学校对交通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教职工不能示范带头,导致学生、教职工及学生家长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提升效果较差。

(四)职能部门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校园交通安全需要社会力量的各尽其责、协作配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新校选址、规划建设、城市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教体部门及学校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工作,往往不能主动征求公安交警部门的意见,不能积极采纳相关的建议,导致公安交警部门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对校园周边通行秩序进行管理补救,从而降低了校园周边道路的通行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持续做好“护学岗”工作,引导车辆和师生有序交通通行,积极做好上放学期间校园门前及周边路段的疏堵保畅工作。

二是针对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的群体特征、出行方式、结构特点,驰而不息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努力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引导其加快养成守法文明的出行习惯。

三是积极查纠校园周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排查整治各类交通安全隐患,不断净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四是结合各校实际特点因地施策,不断健全校园周边各类交安设施,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完善提升。

五是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合力共治校园周边各类致堵致乱现象。

同时,公安交警部门将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前瞻考虑城市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的拓宽城市主次要道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提高城市道路的容积率,缓解“车多路窄”的现实供需矛盾,并减少和优化反复占道施工项目,降低人为致堵致乱诱因。进一步优化学校功能区的均衡规划布局,平衡各学校的师资力量配置,减少机动车接送学生跨区域、长距离的出行需求,减轻城市道路通行压力。推动相关部门健全完善校园周边的辅路、支路及背街小巷建设,并同步清除路内占道商贩、供电、绿化等物理障碍,打造师生步行上放学慢行空间的安全通道,畅通校园周边的“微循环”交通网,丰富师生出行路线选择。进一步压实各校的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责任,在日常安全教育中主动牵头,更加充分的发挥“家校警”三方作用,严格督促教职工做好守法文明参与交通的示范,积极引导学生及家长加快养成守法文明的出行习惯。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

联系电话:3662627

宿州市公安局

2025年5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